大學一開始教鋼琴,當時的我,總覺得教得好的老師,就是手型正確,技巧視奏精良,音樂性豐富,這是一切。然而當我大風大浪走一回後,我才發現,保持孩子的學琴熱忱,原來才是第一重要的事情。
一直以來,「傾聽」是我與孩子相處中日常的一件事情,這不僅僅是我與孩子們每週的對話,更包含音樂的展現。每每從孩子的琴聲,我便能感覺這個星期他過得如何,很焦慮的時候,要陪伴引導,很分心的時候,要拉住讓他專注。孩子們的音樂養成,會隨著他的生活與成長,一點一滴的蛻變。
學琴的孩子,總是知道練琴苦,但回饋卻是無可取代的甜美,所以這其中的引導,便是老師和家長重要的工作。每個孩子都希望,我可以不要練琴但是會彈琴,這個願望就是嚐過甜美果實的小孩的心願。然而演奏樂器這個才能之所以珍貴,就是無法不勞而獲,再怎麼聰明都無法不練琴而會彈琴,也因此,這是一個鍛鍊孩子非常多面向的學習項目。
這一路上的成長,不僅僅是音樂上技巧上的,對於心志,更是一種磨練。每當小孩們經過低年級變中年級,國小升上國中,抑或經過會考,學測的洗禮,我都會覺得:哇~你蛻變了!音樂上面也是,好似思想更細緻更多思維,隨之音樂也更成熟,突破自我或許辛苦,但望果實甜美。
教學的路上,很多時候我只能盡我所能的給孩子們一個適合他的引導,無法逼迫他們對我的言談照本宣科。不過透過上台,時間的淬鍊,他們竟然能夠循著這條路找到自己的想法,這對我來說,無疑是最為珍貴的果實。
謝謝親愛的小孩們,能夠陪你們長大,並且讓你們覺得彈鋼琴幸福,真的是我最開心的事。一輩子有音樂在身邊,能夠在孤獨時有鋼琴與你獨處,這將是父母親給你們人生最美好的禮物之一。每每想到你們80歲可以彈著我教過的鋼琴,爸媽給你們學的鋼琴,就好感動。
Gin Piano 鋼琴工作室 – 冠瑾老師